聽知覺的發展是孩子說活的前提。恐怕很少有人想到,耳朵不僅是聲音的接收器官,而且也是聲音發送器官的一部分。一個從小失去聽覺的人,他的嘴巴功能就無法體現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孩子聽知覺
感統失調的表現。
新生兒時,家長在孩子左右兩個耳邊拍拍手,孩子如有反應視為正常。如果拍手的聲音過大,孩子就會表現為驚跳,出現肢體活動,呼吸節律也會改變,甚至睜開眼情或哭起來。
2~3個月時,家長可在孩子的聽覺范圍內,拿一個帶響的玩具,放在左耳邊和右耳邊,弄響玩具后,看孩子是否跟著聲源轉頭。
4~6個月,媽媽在孩子身邊說話,如果孩子能夠在媽媽對自己說話時,用眼睛注視著媽媽,或在聽到媽媽的聲音時停止活動,將頭轉向聲源,視為正常。
7個月以上,孩子能根據聲音的方向用視覺去尋找發聲的物體,說明聲音的分辨能力正常。
如果您的寶寶表現與上面不同,建議您到醫院為寶寶作一個聽力篩查,及早進行診斷治療。
孩子長大后聽知覺感統失調的表現: (1)聽力完全正常,卻充耳不聞,家長和老師說話像“耳邊風”似的。
(2)聽他人講故事時顯出不耐煩的樣子或東張西望,經常打斷別人說活。
(3)上課時愛走神兒、做小動作,常因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。
(4)復述故事時順三倒四、邏輯不清或流失很多信息。
(5)喜歡無端尖叫或自言自語。
(6)對巨響反應較差,甚至無反應。
(7)喜歡自己看著讀而不愿聽別人讀。
以上就是孩子聽知覺感統失調的表現,無論是嬰幼兒,還是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,這些問題都是各位父母所不能忽視的。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注意孩子的聽知覺問題,那么當孩子長大后就可能會出現其它
感統失調的情況,甚至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及語言溝通能力造成障礙,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