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庭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無論是走路、吃飯、洗澡、讀書、寫字等都離不開前庭覺的配合。當前庭覺感統器官出現失調時,對孩子的動作協調、平衡能力、情緒自控等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。所以當孩子出現前庭覺失調的表現時,需要進行有效的訓練來進行改善,那么前庭感統失調訓練方法有哪些呢?
1、拍打氣球
適合人群:肢體不靈活、平衡感不佳、容易情緒化的兒童
訓練目的:強化前庭覺、中樞神經系統及運動協調
訓練方法:將氣球放在兒童可以跳躍起來達到的高度,通過兒童向上跳躍起來的力度去觸碰氣球。在這個過程中,兒童的大腦的大腦處于仰視狀態,必須在手眼的配合下才能完成這項運動,由此有利于兒童頭部活動及前庭覺的成熟。
2、投籃球
適合人群:視覺空間判斷錯誤、身體協調性不良、常無故撞墻的兒童
訓練目的:強化手眼協調、及運動企劃能力
訓練方法:可以在家里找一個大的快遞盒,放在地上,讓兒童和盒子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,然后把球丟進紙盒里。另外也可以增加高度,把紙盒放在板凳上墊高,讓兒童用投球的方式把球丟進紙盒里面。
3、走平衡木
適合人群:平衡能力不佳、身體協調性較弱的兒童
訓練目的:提高前庭覺刺激、鍛煉平衡力和身體協調能力
訓練方法: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公園找到平衡木鍛煉器材,讓兒童站在平衡木上,雙臂展開保持平衡、前腳趾緊跟后腳跟,雙腳交替著向前行走,當然也可以就近選擇訓練器材,例如小區的人行道邊邊等等,在既保證自身安全同時也不影響其它人的情況下進行訓練。
4、跳蹦床
適合人群:協調性差、常撞到東西或跌倒的兒童
訓練目的:增強平衡性、穩定性
訓練方法:讓兒童在蹦床上進行跳躍運動,可以單腳跳、雙腳跳、向前跳、向后跳等等,讓孩子先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指令,然后增加一些互動游戲,比如拋接球游戲,兒童在跳躍的同時,家長把球拋向兒童讓其將球接住,然后再拋回給家長,以此循環鍛煉孩子的前庭能力,同時增強肌張力。
以上就是“前庭感統失調訓練方法有哪些”的全部回答。要注意的是,前庭覺感統訓練的方法必須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水平來定,過高或者過低都可能會影響到訓練效果,所以在訓練前,家長最好先咨詢專業感統訓練老師的意見,擬定系統的能力提高訓練方案。